1、不尊重孩子的思想和想法
爸爸妈妈觉得所有所做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利益,但正是这种“对孩子有利”让孩子吃苦。“他们对我的生活非常不错,不让我做任何事,但我真的想要什么,他们不了解,他们不有兴趣。他们只不过想让我好好学习,除去学习以外,我什么也不可以做。”
而这种做法恰恰伤害了孩子,由于孩子已经长大了,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渴望,而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想法、做法每每抱以不尊重、轻视甚至呵斥,这比较容易刺伤那些正在长大、渴望成熟的心。
2、忽略孩子学业以外的需要
在社会角逐重压日益加强的今天,爸爸妈妈深感学历的重要程度,所以一味地需要孩子考好试、选好专业,而对孩子学习以外的生活与情感需要,则采取忽略、漠然态度,这种态度日渐造就了父辈与子辈之间不可填补的鸿沟,甚至致使孩子不想上学。
3、互联网语言时尚,孩子与爸爸妈妈有交流障碍
不上网的爸爸妈妈当然听不懂什么是“美眉、青蛙、恐龙、大虾”之类的词,却只感觉都是些贫嘴呱舌,对其不屑一顾。而孩子们呢?则感觉爸爸妈妈索然无味,只能唠叨瞎操心。
同时,孩子在某些方面成长,但爸爸妈妈落后。对于新词语、新话题孩子感到开心,爸爸妈妈感到困惑,但仍然天天都喋喋不休,这不可防止地致使父子、母女之间无话可说。伴随时间的推移,就不可能再坐下来聊天了。孩子们宁可和网友聊天,也不愿向他们最亲的爸爸妈妈报以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