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体报道7岁的小麦由于和同学抢故事书、和同学打闹就被女老师穿高跟鞋踢小腿,细弱的小腿上青紫的淤痕看上去那样刺眼,透过这伤痕,大家看到的不是一个教育者的姿态,反而是一个施暴者的狰狞,这是对教育的讥讽。
仔细看文章下面的评论,大多是批评,但也有部分网民站在那位女老师的角度,感觉老师是负责任才会管学生,不然哪个想管他。说的好像也有几分道理,但这种想法是十分危险的,不管说这话的人本身是否已经为人父为人母。
在说这话的时候,大家需要对大家的当事人身份做一个概念,小麦不过是一个学生,一个受教育者的身份,而施暴者却是一名人民教师,是教育者,难道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暴反而是理所当然的吗?不敢想象,假如连父母,这个孩子心里最大的靠山都感觉老师对我们的孩子施暴都是应该的,将这种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合理化了,孩子还能指望哪个保护自己?
是的,中国人崇尚棍棒教育,觉得孩子不打不成才,但这种棍棒教育是100%会成功的吗?不,成功的只不过大家看得到的,看不到的地方,有些都是对孩子看得到看不到的伤害,身体上的伤害会痊愈,可是心理上的暗伤却是经年难合。
有人评论说,假如放手爸爸妈妈心,站在老师角度,这次惹了老师,你的孩子他还会管吗?是啊,中国人目前去医院怕得罪大夫,送孩子入校怕得罪老师,可是假如大夫不治好你的病,老师不教好你的孩子,你还有必要去医院、去学校吗?你怕得罪他们的首要条件是他们能做好他们的本分工作。新闻里小麦会遭到两次体罚,和他母亲在一次看到孩子身上的伤痕时的息事宁人不无关系,假如母亲能一时间向学校反应,女老师还有机会进行第二次施暴么?
一个老师,教书育人就是他的本分,当初他选择了做一名老师,那样他就是选择了这个职位伴有些所有,他要做的是将自己能教授给孩子的都教给他的孩子,他是一个传播者的角色,可是这并不是老师有对孩子进行肉体惩罚的权利,何况像新闻中的女老师那种程度的体罚,我想已经不可以称之为体罚,已经是施暴了。
而父母将孩子送到学校也是由于自己无力独立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工作,需要学校、老师的配合,帮助孩子成长,有什么爸爸妈妈会是为了将孩子送到学校同意老师的暴风雨式的拳打脚踢的?
教育者与施暴者两个角色,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可是假如老师不把握好我们的角色,父母、学校不加以监督,孩子不敢于说话,教育者变身为施暴者,也不过是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