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学习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只须在课堂中认真听讲,那对于解题或者考试来讲都是比较轻松的,目前有不少初一的学生马上要步入到下半年的学习阶段了,所以想趁早了解一些关于数学初一下册要点的有关内容,下面掌门学堂记者和大伙推荐一下。
数学初一下册要点
有理数
概念: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含: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
数轴: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 叫做数轴。
相反数:相反数是一个数学术语,指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绝对值: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加减法
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有理数的乘法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0. 例:0×1=0
有理数的除法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
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
有理数的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ⁿ看作a的n次乘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依据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式的解。
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若a=b。
那样a+c=b+c。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若a=b。
那样有a·c=b·c或a÷c=b÷c 。
等式具备传递性。
若a1=a2,a2=a3,a3=a4,……an=an,那样a1=a2=a3=a4=……=an。
解方程式的步骤。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相同种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去分母:把系数化成整数。
去括号。
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
合并相同种类项。
系数化为1。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
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以上是掌门学堂记者和大伙推荐关于数学初一下册要点的有关内容,其中包括有理数、去分母等等的常识内容,虽然有关的内容常识有不少,但学生在课堂中合理的利用课堂黄金时间的话,对于数学的学习是很顺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