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看韩寒与陈丹青对话有感,为何十八岁后才决定专业方向,而不可以早些投入呢?
周末网上看了韩寒与陈丹青对话的视频(早期节目),关于中国教育这块的探讨,让我感触颇多。
韩寒谈到他的表弟高考考试要填志愿了,面对海量专业竟不知怎么样选择,挑了七八个选择。他感觉非常悲哀,已经十八岁成人,却仍不知以后想干什么,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败。
韩寒和陈丹青感觉自己比较幸运,由于他们在非常小的时候就已经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譬如一个热爱文学,一个钟情美术,从非常小就开始打专业基础,因此走的比同龄人远些。在韩寒看来,全方位进步的结果就是全方位平庸。
韩寒的不少怎么看虽然不合适大家这个有特点国家的游戏规则,但却极具启发性。是啊,为何要等到孩子都十八岁了才去选择专业呢,为何孩子到了十八岁仍不了解自己善于什么呢?大家的教育都教了孩子什么有用的东西呢?
大家教育孩子要有理想,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却让孩子拥有些只不过梦想。孩子除去课本以外,应该去知道社会的很多方面,早些分辨什么是他的梦想,什么才是踏踏实实的理想。不是干预,是引导。在这方面,父母大有作为。
本文由wizardk发表于e度平台,讨论请点击平台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