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3年沪教版初中化学初三第二学期第7章《化学与生活》测试

   日期:2025-08-07     来源:www.hjzkw.com    浏览:425    
文章简介:第7章《化学与生活》测试 1、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小明天天早上都要喝一杯豆浆,这为他补充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油脂         C.维生素         D.无机盐 2.组成人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

第7章《化学与生活》测试

1、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小明天天早上都要喝一杯豆浆,这为他补充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油脂         C.维生素         D.无机盐

2.组成人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

A.碳    B.氢    C.氮    D.氧

3.下列物质的名字、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正确的是()

A.乙醇     酒精     CH3COOH B.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4.下列物质一般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

A.一氧化碳    B.黄曲霉素    C.甲醛    D.水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组成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都是有机化合物

B.淀粉、纤维素都是糖类

C.大家从食物中摄入蛋白质,在体内先要转化成各种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D.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不可以用于勾兑饮用酒

6.人的机体活动和保持恒定体温需要能量.下列食物主要提供能量的是(    )

A.蔬菜    B.牛奶    C.水    D.大米

7.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海鲜防腐,甲醛浸泡    B.收购塑料,再生减污

C.煤气泄漏,明火检查    D.禁用农药,保护水源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的水溶液可用于海商品保鲜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降低“白色污染”

C.钙、铁、铅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维生素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

9.艾草中含有些黄酮素(C15H10O2)有非常高的医用价值,关于黄酮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酮素由27个原子构成    B.黄酮素中含有氧分子

C.黄酮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D.黄酮素中碳、氢、氧元素的水平比为15︰10︰2

10.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石灰、氧气、水均是氧化物 B.熟石灰、烧碱、氨水都是碱

C.甲烷、酒精、蔗糖均是有机化合物 D.金刚石、石墨、均是单质

1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碘水区别淀粉和蛋白质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很多白雾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白醋的pH     D.棉线和羊毛线灼烧时,都有烧焦羽毛气味

12.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A.用洗洁精乳化试管壁上的油脂;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在食盐中添加适当的碘元素

B.金属都能与酸溶液反应;合金的熔点都高于它的成分金属

C.硝酸钾是复合肥;为减少生产本钱,降低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

D.用铁质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吹灭蜡烛的原理是减少了失火点

 

 

2、填空题

13.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合的物质填空:

A.O2  B.CH4  C.KNO3  D.KIO3  E.浓硫酸  F.生石灰  G.不锈钢  H.玻璃钢

在防盗门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隔绝_______和H2O。

钢筋混凝土、机动车辆汽车轮胎和_______均是复合材料。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些水蒸气可用__________,由于它具备吸水性。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实验中添加________能为人体补碘。

国内载南海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沼气中都含有_________。

14.江西“赣南脐橙”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与“地理标志商品”。每100mL脐橙橙汁中一些成分的平均水平如下表:

成分

糖类

柠檬酸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

钙、铁等元素

水平

g/100mL

87.0

12.0

0.95

0.9

0.2

0.08024

1.8

(1)橙汁的pH__________7(填“﹥”“=”“﹤”);

(2)橙汁中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_____;

(3)除水和无机盐外,橙汁中含有些营养素有__________。

15.化学与大家的生活密切有关。

(1)厨房油锅失火,盖上锅盖就能灭火,缘由是_____。

(2)制作粽子的材料一般有糯米、瘦肉、食盐、大枣、食用油等,其中富含淀粉的是_____。

(3)过氧化钠(Na2O2)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氧气,常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6.“化学——大家的生活,大家的将来。”

①“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置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_______在空气中含量最高,_______是光合用途的材料,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_______。

②“化学为人类提供动力。”氢能是绿色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在国内南海储量非常高。其主要成分为甲烷(CH4),甲烷是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③“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C4H5ON3)是DNA水解产物之一。胞嘧啶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17.(4分)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水平报告》对“非法厂家用皮革下脚料造医用胶囊”揭秘,其制成的胶囊总是重金属铬超标。

(1)重金属的毒性主如果因为它与人体内酶的—SH基结合而产生。误食重金属盐后,可尽快喝适当牛奶或鸡蛋清解毒。牛奶和鸡蛋清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铬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一格,你能从该图的数字得到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写一条)。

 

(3)铬是银白色有光泽且硬而脆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大家一般在自行车车圈、水龙头等表面镀一层铬,是为了_________。

(4)铬的化合物可用于测试是不是酒后开车,其原理为遇见酒精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在Cr2(SO4)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题

18.维生素C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物质,维生素C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有机物,可以和碘水反应.淀粉遇碘变蓝色.不一样的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下面是小明测定橙汁、某果味饮料维生素C含量的过程和记录.

[实验用试剂]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浓度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蒸馏水.

[实验过程]步骤1:在4支试管中分别盛有3.0mL下列物质:①蒸馏水、②标准维生素C溶液、③橙汁、④果味饮料.分别向4支试管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

步骤2:用胶头滴管向①试管中滴加1滴碘水,试管中物质变蓝色;

步骤3:按相同的操作办法向②试管中滴加1滴碘水,震动试管,试管中物质未变色.重复上述操作至试管中物质刚好变成蓝色为止.记录向②试管中加入碘水的滴数.

步骤4:对③、④试管中样品,重复步骤3的操作.

[实验记录]

测定物质

①蒸馏水

②标准维生素C

③橙汁

④果味饮料

滴入碘水的数目/滴

1

8

15

5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你觉得小明测定的两种饮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

(2)有人觉得测定物质①、②是多余的,你觉得呢?并说明理由.

(3)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状况中会干扰到该实验测定结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实验中用了不同浓度的淀粉溶液

B.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

C.没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向③、④试管中滴加碘水

D.试管的大小规格不同.

19.小芳同学从超市购买了一瓶维生素C泡腾片。下图是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维生素C泡腾片

功能:补充人体维生素C,增强机体抵抗力

主要成分:维生素C

辅料成分:碳酸氢钠、氯化钠、酒石酸晶体、蔗糖、糖精钠、阿朴胡萝卜醛、橘味香精、橙味香精、维生素B

贮藏:低温、避光、防潮

 

小芳同学依据使用详解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一杯水中,发现维生素C泡腾片渐渐溶解,产生很多气泡,一会儿后变为一杯鲜甜的橙味饮品。小芳同学感到非常不错奇,产生的气泡是什么呢?

请你参与小芳同学的探究:

【提出问题】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的气泡是什么呢?

【我的猜想】气体成分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策略】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一片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__

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维生素C泡腾片储存条件,请说明保存时要低温和防潮是什么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20.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容易见到的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是黑色固体单质,F是氧化物,I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写出A、F的化学式:A ________,F________。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反应③是基本反应种类中的________。

反应②能________热量。

 

2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容易见到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请写出你的判断结果,请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C_____,E_____.

(2)B物质固态时的名字是_____,该固态物质在实质日常的一种作用与功效是_____.

(3)写出CuO+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计算题

22.用乙烯利催熟的香蕉对人体有没害?对此媒体纷纷调查报道,曾引起大伙的恐慌.据资料显示:乙烯利是一种植物催熟剂,它有哪些用途主如果通过释放乙烯,促进水果成熟,是优质高效植物成长调节剂,不会产生促进儿童早熟等问题,对人体无害.试回答下列问题:

乙烯利由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水平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

乙烯是_____.

乙烯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

乙烯中碳、氢元素的水平比为_____.

23.经研究发现,铝元素能损害人的脑细胞,从而致使神经传递系统受阻,引起老年痴呆,因此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月对铝元素的摄入量应控制在0.004 g以下。油条是国内北方区域容易见到的食品之一,100 g油条款含0.474 g明矾〔KAl2·12H2O〕。问:

明矾的相对分子水平为多少。

若按一天食用100 g油条计算,铝元素的摄入量是不是超越安全摄入量?

在日常,除去少吃油条外,还需要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

1.A

【分析】

考试试题剖析:A、豆浆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B、豆浆中富含蛋白质,而不是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C、豆浆中富含蛋白质,而不是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D、豆浆中富含蛋白质,而不是富含无机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考试知识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点评:本题困难程度不大,学会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重点

2.D

【分析】

【解析】

组成人体的物质中含量最高的是水,水中氢、氧元素的水平为1:8,所以人体中所含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故选D。

3.B

【分析】

【解析】

A、乙醇的俗称是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其物质的名字、俗名与化学式不完全对应,故A错误;

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其物质的名字、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故B正确;

C、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其物质的名字、俗名与化学式不完全对应,故C错误;

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其化学式为NaHCO3,其物质的名字、俗名与化学式不完全对应,故D错误。故选B。

4.D

【分析】

【解析】

一氧化碳会使人缺氧中毒,A选项错误;黄曲霉素是一种致癌物,B选项错误;甲醛可以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C选项错误;水是人体所需要的物质,D选项正确;故选择D项。

5.A

【分析】A、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的化学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所以错误;B、淀粉、纤维素都是糖类,所以正确;C、大家从食物中摄人的蛋白质,不可以直接被吸收,在体内酶有哪些用途下,先要与水反应转化成各种小分子的氨基酸才能被吸收,所以正确;D、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不可以饮用,所以正确。故选A。

6.D

【分析】

【解析】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是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糖类和油脂是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蔬菜中含有些主如果维生素,牛奶中含有些主如果蛋白质,大米中含有些主如果糖类。故选D。

7.B

【分析】

【解析】

A、甲醛对人的健康不利,不可以用甲醛来浸泡水商品,错误;B、塑料随便遗弃会导致白色污染,应该收购降低污染,正确;C、煤气是可燃性的气体,煤气泄漏不可以用明火检查,容易引起爆炸,错误;D、农作物的成长不能离开农药的用法,没办法禁止用农药,应该合理用农药保护水源,错误。故选B。

8.B

【分析】

【解析】

A、甲醛对人的身体健康不利,不可以用甲醛的水溶液来浸泡水商品,错误;B、“白色污染”主如果因为塑料的很多用导致的,用布袋可以降低塑料商品的用法,正确;C、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错误;D、维生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机体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以维持健康,错误。故选B。

【点睛】

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和油脂。

9.C

【分析】A、黄酮素(C15H10O2)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黄酮素(C15H10O2)有黄酮素分子构成,其中不含氧分子,故错误;

C.黄酮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故正确;

D.黄酮素中碳、氢、氧元素的水平比为(12×15):(1×10):(16×2)=90:5:
16,故错误。

10.A

【分析】

【解析】

A、生石灰、水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均是氧化物,而氧气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不是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熟石灰、烧碱、氨水都是碱,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甲烷、酒精、蔗糖等物质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均是有机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1.A

【分析】

考试试题剖析:A.碘遇淀粉变蓝色淀粉,碘不可以使蛋白质变色;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很多白烟,不是白雾;C.用湿润的pH试纸上有水,其pH=7,使测定的白醋的pH偏大;D.羊毛线成分中有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棉线中不含蛋白质,没这个现象.

考试知识点:淀粉和蛋白质的特质;pH的测定;红磷燃烧的现象

12.A

【分析】A、洗洁精具备乳化功能,可以清洗试管壁上的油污,人体中缺碘可能得甲状腺肿大,可以在食盐中添加适当的碘元素,正确;

B、合金的熔点低于于它的成分金属,错误;

C、不可以为了为减少生产本钱,降低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错误;

D、铁比铜活泼,铁可以与硫酸铜反应,故不可以用铁质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错误。故选A。

13.  A  H  E  D   B

【分析】在防盗门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隔绝O2和H2O;钢筋混凝土、机动车辆汽车轮胎和玻璃钢均是复合材料;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些水蒸气可用浓硫酸,由于它具备吸水性E;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实验中添加KIO3能为人体补碘D;国内载南海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沼气中都含有CH4。

14.(1) <  7;(2) 铁元素  ;(各1分)

(3) 糖类、蛋白质、维生素、脂肪  。(填全给2分,填2到3个给1分,填1个不给分。)

【分析】(1)橙汁中含有柠檬酸,柠檬酸是酸性物质.故橙汁的pH<7;

(2)橙汁中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铁;

(3)橙汁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15.  隔绝氧气  糯米  2Na2O2+2CO2=2Na2CO3+O2

【分析】

【剖析】

依据灭火的原理和办法,食物中含有些主要营养物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来剖析解题。

【解析】

(1)炒菜时油锅失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能达到灭火的目的;(2)糯米富含糖类、瘦肉富含蛋白质、食盐是无机盐、大枣富含维生素和糖类、食用油富含油脂;(3)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16.①  N2 CO2 CO  ② 2H2+O22H2O  有机物  ③ 4

【分析】

考试试题剖析:N2在空气中含量最高,CO2是光合用途的材料,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CO;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甲烷是有机物,胞嘧啶(C4H5ON3)是由4元素组成的。

考试知识点:空气的成分  物质的性质和作用与功效  化学式的意义

17.(1)C  (2)铬原子的相对原子水平为52.00  (3)预防铁生锈  (4)+3

【分析】

考试试题剖析:(1)牛奶和鸡蛋清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2)从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元素的内容中解析以下内容: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花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4;其元素符号为Cr;其元素名字为铬;其元素类型为金属元素;相对原子水平为52.00等。

(3)因铬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可用于隔绝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预防铁生锈。

(4)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Cr2(SO4)中硫酸根显-2价,可列式为:铬元素的化合价×2+(-2)×3=0  铬元素的化合价=+3。

考试知识点:食物中的有机物、元素周期表的意义、金属的锈蚀与防护、化合价的计算

18.(1)③;(2)不是多余的.通过①、②的实验对比,可以获得维生素C和单质碘反应时的数目比,依据该数目比和实验③④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橙汁、该果味饮料维生素C含量;(3)ABC

【分析】

(1)依据题目信息(维生素C能与碘水反应)可知,要想滴加碘水后显示颜色,就需要第一把维生素C反应完全,因此显示颜色时滴加的碘水越多,就说明该物质含有些维生素C就越多.察看图表发现,③中滴加的碘水最多,说明③中的维生素C含量就最高;

(2)通过①、②的实验对比,可以获得维生素C和单质碘反应时的数目比,然后依据该数目比和实验③④测得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橙汁、该果味饮料维生素,所以不是多余的;

(3)这是一个对比实验,所以需要保证一个变量,其他地方相同,才能判定现象的不同是有这一个原因引起的.

A、变量有两个:维生素C的含量和颜色,故A错误;

B、变量有两个:维生素C的含量和体积,故B错误;

C、变量有两个:碘水和维生素C,故C错误;

D、变量只有一个,即维生素C的含量,故D正确;

故选ABC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探究能力,特别是对控制变量的理解和应用,培养了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我的猜想】CO2   碳酸氢钠与酸性物质在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策略】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气体是二氧化碳

 

①维生素C受热易分解

②维生素C泡腾片遇水发生反应而变质

【分析】依据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渐渐溶解,产生很多气泡,说明此时产生了气体,结合标签上的物质“酒石酸晶体”溶于水应该呈酸性,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猜想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要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维生素C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并且维生素C泡腾片遇水能发生反应而变质,所以保存时要低温和防潮。

20.CH4,CaO2C+O2COCa2+CO2===CaCO3↓+H2O化合反应放出

【分析】

【解析】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那样A是甲烷;C是黑色固体单质,那样C是碳,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因此D是水,E是一氧化碳;F是氧化物,I可用于补钙剂,说明F中有钙元素,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F是氧化钙;故A、F的化学式分别为:CH4;CaO;

反应①为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CO;

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因此H是二氧化碳;由于G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反应③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是多变一,是化合反应。

反应②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过程中放出很多的热。

21.  O2  C  CO  CH4  干冰  人工降雨CuO+H2Cu+H2O

【分析】依据所学常识和题中信息知,(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容易见到的5种无色气体,氧化铜和D反应会生成水,D是无色的气体,D是氢气;氧化铜和气体C反应会生成B, C是一氧化碳,B是二氧化碳;气体A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 A就是氧气,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氧气和气体E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E就是甲烷。所以 A是O2,C是CO,E是CH4。(2)B物质固态时的名字是干冰,升华吸热,作用与功效是:人工降雨。(3)CuO+D的反应是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 Cu+H2O。

点睛∶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作用。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22.  5  氧  纯净物 有机物  2:
1   6:
1

【分析】由化学式可知乙烯利由五种元素组成, ,乙烯利中水平分数最大的元素是氧元素;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溶于水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由金属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盐,由金属或铵根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碱;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以外的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物。乙烯是纯净物、有机物。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乙烯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乙烯中碳、氢元素的水平比为2×12:4×1=6:1.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的化学式的意义和基本计算,是中考的核心考点,计算水平分数时,如不可以整除,应该注意保留小数,另外,相对分子水平书写时没单位。

23.474  0.474 g××100%=0.027,超越了安全摄入量  尽可能少用铝锅烧菜、烧水等

【分析】本题考查了依据化学式计算。

(1)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相对分子水平为39+27+32×2+16×20+1×24=474.

(2)0.474 g明矾中铝元素的水平为: 0.474 g××100%=0.027g,0.027g>0.004 g,超越了安全摄入量.

(3)日常摄入铝的渠道不少,如用铝制炊具、用铝的食品包装、吃含铝食品等,故尽可能少用铝锅烧菜、烧水,吃由铝包装的食品等。

点睛:正解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重点。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