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3年沪教版初中化学初三第二学期第5章《初识酸和碱》测试题7

   日期:2025-08-07     来源:www.zhunnen.com    浏览:308    
文章简介:《初识酸和碱》测试题   1、单选题 1.某铁粉样品中可能混有C粉、CuO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将该样品加入到适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铁粉,铁粉表面只有气泡产生;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并...

《初识酸和碱》测试题

 

1、单选题

1.某铁粉样品中可能混有C粉、CuO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将该样品加入到适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铁粉,铁粉表面只有气泡产生;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并有残余固体。依据有关实验现象,得出如下结论:

①样品中肯定含有CuO粉末,可能含有C粉  ②样品中肯定含有C粉和CuO粉末

③残余固体的水平与样品中CuO的水平相同   ④滤渣中肯定含有C粉和Cu

⑤滤液中肯定含有FeSO4、H2SO4,可能含有CuSO4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2.认真细致的察看和剖析实验现象,能够帮助获得化学常识并掌握科学探究的办法.以下剖析你觉得适当的是()

A.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可证明碳酸钠是碱类

B.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可证明该固体肯定是金属

C.氯化钠晶体不导电,说明氯化钠晶体中没有离子

D.浓硫酸具备吸水性,所以将浓硫酸放置于空气中浓度会减小

3.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二氧化碳验满

C. 溶解固体 D.测定pH

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使用的试剂与办法正确的是(  )

A.CO(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洗气

B.CaO(CaCO3):滴加稀盐酸后过滤

C.NaCl固体(沙子):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

D.铁粉(锌粉):加入稀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5.下列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不可以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B.向等水平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加热肯定水平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向适量的盐酸和硫酸钾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6.下列物质的作用主要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B.铜丝用做导线

C.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D.氢氧化钠用于除油污

7.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发生的是

A.Zn B.CuO C.AgNO3溶液 D.KOH溶液

8.物质存放在敞口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水平变大且变质的是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①⑥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

9.依据实验操作规范需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过滤 B.加热液体

C.气密性检查 D.稀释浓硫酸

10.在化学反应2HCl+BaCO3=BaCl2+CO2↑+H2O中,没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1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水基型灭火器可用于普通的失火,也适用于电器失火

B.在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C.用食盐水可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很多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12.下列选项中,微观讲解与客观事实不吻合的是(    )。

选项

客 观 事 实

微 观 解 释

A

气体热胀冷缩

气体分子的体积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B

山村梅开处处香

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C

O2 可供人呼吸,H2 可做燃料

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则其性质、作用与功效不同

D

盐酸、硫酸都能与铁反应生成氢气

酸溶液中都含有很多的 H+

A.A B.B C.C D.D

13.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化氢与水的化学性质不一样的缘由是分子构成不同

B.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一样的缘由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H+

C.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一样的缘由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OH-

D.生铁和钢的性能有非常大的差异,是由于它们的主要成分铁的原子结构不同。

2、实验题

14.同学们借助长柄W形玻璃管,完成了下面两个化学实验。

 

(1)图1所示是探究微粒性质的实验。

①向玻璃管左端加入试剂X,察看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试剂x可能是_____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②该实验说明微粒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

(2)图2所示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

①甲酸在浓硫酸和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实验时,A处可以察看到现象是________。

 

3、判断题

15.A~F为初中化学容易见到的六种物质,其中B、C组成元素相同,A、C、D、E、F为不相同种类型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E微溶于水,D和E的溶液均显碱性。它们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相连的表示两物质能反应,“→”相连的表示某物质能转化为另一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C的名字_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种类是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6.已知A、B、C、D、E 是初中化学中容易见到的不相同种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见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份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 的化学式:_____。

(2)选择C 作为食品干燥剂是什么原因有_____ (答两条即可)

(3)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上述反应没包括的基本反应种类是_____。

 

17.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 A、B、C、D、E,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钡、稀硫酸中的一种,某同学不需要其它试剂,用如下实验加以辨别。

第一步:通过察看发现 E 溶液呈蓝色,其它溶液均为无色。

第二步:取少量 A、B、C、D 溶液,分别滴加 E 溶液,现象为:A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B 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C 和 D 溶液均没有明显现象。

第三步:取第二步中产生的蓝色沉淀,滴加 C 溶液后沉淀消失。

则:(1)A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写出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种类是_________。

 

4、计算题

18.某氢氧化钙粉末中含有碳酸钙杂质。现取肯定水平的样品于锥形瓶中并加水搅拌得悬浊液,然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加入稀盐酸的水平与反应生成气体的水平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平是______

(2)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含有些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水平分数。_____

19.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水平与所加稀盐酸水平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水平是__g。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溶液中含有些溶质是__。

(3)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水平分数是____。(写出规范的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C 6.B 7.D 8.C 9.B 10.B 11.D 12.A 13.D

14.浓氨水(答氨水也给分)    保护环境(或装置简单;或节省药品等合理答案)    分子在不断运动        红色粉末渐渐变成黑色    

15.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Ca2=2NaOH+CaCO3↓    

16.CuSO4    安全无毒,价格低廉    Ca(OH)2+Na2CO3=CaCO3↓+2NaOH    分解反应    

17.BaCl2    CuSO4+2NaOH=Cu(OH)2↓+Na2SO4    复分解反应    

18.2.2        18.25%    

19.2.2    氯化钠    7.3%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